以信息化建设引领跨越式发展——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后勤创新纪实

以信息化建设引领跨越式发展——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后勤创新纪实

南山医院网络技术科工程师检查网络机房


国家公立医院改革复核评价组组长姚锡武(前左)一行到南山医院进行复核评价工作,南山医院院长骆旭东(前右)陪同

2017年4月25日,国务院医改办考核复评组一行到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下称南山医院)开展2016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复评工作,重点听取了南山医院信息化建设、DRG试点工作、临床路径工作开展等方面的改革汇报,并对其改革成效表示肯定。
南山医院是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于1946年,设有37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23个行政后勤科室和24家“院办院管”社康中心。
据南山医院院长骆旭东介绍,2009年,南山区启动了区域医疗卫生协同平台建设,全区的医疗卫生数据库建在南山医院,区属5家医院和87家社康中心建立了专网,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实现了患者体检和诊疗信息的互通互享,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等健康信息完全共享。
积极开展DRG收付费改革国家试点工作
南山区DRG的应用开展较早,有良好的数据基础,信息化建设水平也较高,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定为DRG医保付费首批试点单位,为国家推广开展DRG应用进行先行研究。
南山医院自2013年起开展DRG工作,将DRG用于医院管理。2016年,医院将DRG用于绩效管理,探索出一套基于DRG、RBRVS、BSC和KPI相结合的绩效管理体系。深圳是全国DRG相关改革3个试点城市之一。为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调研小组先后3次赴南山医院调研DRG开展情况,肯定了南山医院对DRG工作所做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将南山医院列为试点医院之一。
目前,南山医院已配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发展研究中心,完成了基线调研、流程梳理和系统测试工作,即将引入临床版DRG;探索病组成本,为DRG-PPS奠定基础;建立基于DRG的医院质量控制体系;探索基于DRG的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基于DRG、RBRVS的综合绩效管理体系。
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为夯实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落实家庭医生服务工作,南山区卫生计生局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提出的分级诊疗,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16字方针,落实全民健康理念,将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南山区迅速行动,成效明显,其中“医院-社康”双向转诊体现为四个优先,即优先接诊、优先诊断、优先检查、优先服务。
首诊在社区,实行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社康中心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将其转诊到社康所属上级医院进行深化治疗,上传患者就诊的基本情况,包括发病症状、初步诊断、社康初步救治情况等相关信息,直接与南山区数字医疗平台对接,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保证优质号源。预约成功后,短信推送预约信息给患者,实行无纸化转诊,并实现医保转诊嵌入,避免医生二次操作。
四个优先确保双向转诊安全有效。患者按时到医院后,可享受优先接诊、优先诊断、优先检查、优先服务。社康平台与数字医疗平台之间采用嵌入式接口技术,实现转诊信息的互联互通,病人信息与治疗信息互相调阅,避免信息重复录入及信息孤岛的现象。其中,社康平台共享的信息包括:全区各社康中心的基本诊疗情况(SOAP、处方内容等)、个人基本档案、慢病档案及随访记录等相关信息。
信息化平台跟踪康复治疗。当患者从医院结束治疗回到社康进行康复治疗时,社康医生可在平台上了解患者在医院的治疗情况,为其提供更准确、更贴心的康复治疗或健康指导,有利于医生自我学习,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并提高患者满意度。数字医疗平台共享的医疗数据内容包括:门急诊的就诊记录及处方;住院病案首页、出院带药医嘱、出院小结记录;体检报告;检查报告及PACS影像;检验结果等相关信息。
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
善用大数据,提高就医效率。2009年以来,南山区启动了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建立了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包含全区18年以来100多万份病例数据。基于这些丰富的大数据,南山区卫生计生局从2012年开始探索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已完成最佳住院日和药占比分析、减少一天住院日的效益分析、病床使用率分析及慢性病谱、住院疾病谱、死亡谱、手术谱、传染病谱、门诊时间路径、社康中心健康档案活性、收费窗口最佳开放数、门诊顾客忠诚度分析、转院分析、院感流行病学分析、门诊预警、死亡流行病学分析等项目,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使医院向精细化管理迈进了一大步。
南山区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大数据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引起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高度关注。国家卫生计生委多部门多次到南山区考察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并与该院在多领域进行了深入合作探讨。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医保系统
深圳智慧医保实施监控系统 深圳智慧医保实施监控系统的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长期困扰医保部门的“医保基金风控”难题。系统对诊疗行为实施在线全流程智能化精准监控,主要内容包括三点:
一是门诊就诊事前预警。医生在读取参保人医保卡信息时,系统会实时调用审核引擎,提醒医生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提供参保人历史信息、病人剩余药量、近期就诊次数和就诊医疗机构数等,可将病人频繁就医等异常行为及时向医务人员提示。二是诊疗过程事中干预。对有违规嫌疑的诊疗用药行为实时向医务人员发出警示,包括超量开药、提前取药、诊疗项目性别限制、违反医保三目录规定等,引导医务人员规范诊疗。三是事后智能化审核。平台根据预先设定的审核规则,对定点医疗机构的上传数据进行智能审核,筛查出违反规则的行为和疑点。
智慧医保实施监控系统能够帮助医院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降低医保基金的风险。
异地就医结算 以往患者在异地就医需要进行报销,只能先自行垫付高额医药费,之后再回当地进行报销,同时医院也经常遇到社保部门结算不能及时到账等问题。
今年以来,南山医院积极贯彻执行异地就医结算的政策。与旧的异地就医报销模式相比,联网后的结算平台采用全新模式,对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行预付金制度。全国平台直接与各省社保机构、医疗机构联网,由就医地医保经办机构统一与医疗机构结算,医疗费用由省经办机构按月统一清算。
异地就医结算的实施,解决了患者垫付高额医药费、报销流程复杂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就医地经办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的财务负担。
基于企业微信的互联网医院顶层设计
为构建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统一的信息门户、统一的沟通交流中心、统一的公文流转中心,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按照“统筹规划、应用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方针,依托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与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实施顶层部署,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和卫生管理理念,将区属5家公立医院及公共卫生单位连接起来,整合本区的信息资源,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数据共享、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基于微信的互联网医院,进一步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和行政管理效能。
平台升级。医院对“看病易患者移动服务平台”进行全面升级,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将微信预约挂号、微信智慧停车、医疗大数据挖掘、互联网医院运营等应用场景逐步实现与完善,打造全新的基于微信的“互联网+医疗”就诊模式。
办公移动化。通过微信企业号院内移动化办公,提升医院及医联体内部运转效率,节约医院的管理成本,提升医院面向病患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助力区属各医院实现移动信息化。
搭建沟通桥梁。通过微信企业号、企业微信APP搭建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的业内部业务协同管理平台,并为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家庭医生的技术交流和业务指导提供互动环境。通过全区医疗机构统一微信服务号搭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外部交流平台,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诊疗、健康管理、健康信息收集和随访管理等服务,增强群众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
移动就医服务。打通微信端的医保支付结算,依靠腾讯的支付及风控能力,推进医保在线支付的进程,保证支付的便捷及安全。通过运用微信实名认证及支付能力,医保用户可用微信绑定社保卡,一键完成医保及自费金额的在线支付,建立基于微信端的便捷医保网络支付制度及支付通道,减少居民就医成本,改善患者的就诊体验。
智慧医疗加快医联体进程。通过腾讯云、腾讯大数据整合服务,为区属各医院及医联体提供技术支持及云端安全保障,打通医院业务系统数据接口,形成数据性管理平台,消除地域、服务资源的部署位置限制,实现统一集中的云化患者管理、机构管理、移动诊疗、远程门诊、双向转诊等功能,打造医院工作流、业务流、数据流全覆盖的“互联网+智慧医疗”管理服务生态圈,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及促进医联体形成。
经过不懈的努力,南山医院取得了以下一系列信息化成果:国家卫生计生委多次调研南山区卫生信息化与大数据;药品不良反应软件获国家软件著作权;参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本科教材《医院统计学》;连续两年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参与智慧医疗评价标准制订(规划司和医管中心);参与2015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命题与效果评价;实现双向转诊、社康循证、社康扫码付、家庭医生、医保移动支付、智慧医保、异地结算、移动办公、企业微信;朱岁松获2016全国医院优秀CIO。(冯力 朱岁松 张素勤)